从《本草纲目》“被黑”看中医传承
时间:2017-08-29 09:07 发布人:黄秋实 浏览:
上一监测周期(8月19~25日),“《本草纲目》被批为史上最重口医书”引起网民广泛讨论。监测显示,微信平台共发布7380条中医药相关图文消息,总阅读量超过1371万人次。微博平台共有热门微博2495条。转载热度前十的新闻如图:
重点事件舆情分析:
8月21日,微信公众号“凤凰WEEKLY”发表题为《要不是看了<本草纲目>,我还真以为李时珍是医生呢》一文,文章中举出多个例子指责《本草纲目》中收录了诸多匪夷所思的药物和方子,如乱发、头垢、耳屎、指甲等。8月23日,网易以《史上最重口医书:<本草纲目>里,满目屎尿精血》为题进行了转载。截至8月25日,该篇文章下已有2100位网民参与跟帖,表达了对该事件的看法。其中,明确表达否定中医的占36.1%,而支持中医的仅有13.8%。
本次事件中,首发媒体的偏向性报道极易引起“群体极化”现象。网民会受媒体报道的情感倾向影响,朝着偏向的方向移动,最后形成极端观点。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人都有 “麦克风”,一个错误观点的传播更易引发舆论危机。媒体在报道医药类的新闻时,应本着真实、全面、客观的态度,将合法性和合理性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不能仅仅为了吸引眼球、增大阅读量而失去媒体人最基本的素养。
此次舆情事件网民关注的焦点有两个:
第一,李时珍是博物学家还是医生。李时珍当然是医生,是名副其实的医生。他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救人无数,而且他对临床医学颇有建树,特别是在脏腑气血理论、辨证原则以及药物的运用等方面。此外,对于《本草纲目》的编撰,李时珍不仅“搜罗百氏”“采访四方”,更是深入实际进行调查,考古证今,穷究物理。他不仅了解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更懂药理、知药效。试问一位普通的博物学家怎会熟知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亦或药物之间的君臣佐使的搭配。与其认为李时珍是一位博物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医药学家。
第二,《本草纲目》中有许多荒谬的药物和方子。现发行的《本草纲目》读本已对原书籍有所删减,一些与社会发展不合时宜的早已删去。社会在进步,科学在进步,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也在不断更新中。我们后人要看到《本草纲目》这类医学古典著作中渊博的医学知识,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以及古人对抗疾病的智慧。传承古代医学文化,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而是思考和检验后的精华汲取。我们拿着现代医学的观点去批判古人碍于当时历史环境局限的认知错误,这是十分不恰当的。在近日举行的“朱良春学术思想研讨会暨百岁诞辰纪念”活动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表示,如何把国医大师们好的经验和学术思想保留、传承下来,这是当务之急。中医药法中也明确规定,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遴选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并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那如何传承,如何创新呢?
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不是因为它没有瑕疵,而是其护佑人类健康的巨大价值以及先进的学术思想。古人囿于当时的文化水平、社会环境,对世界的认识存在局限性,一些医学著作或有纰漏,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否定其价值的理由。对于古代的医学文化,我们要善于发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谈到青蒿素研制经历时曾谈到,是《肘后备急方》给予她灵感和启发。
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应用于健康中国建设,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承好、发展好。我们要做的是好的坚持,不合时宜的摒弃。那些经过历史长河检验的经典名方会更加熠熠生辉,为人类健康作出卓越贡献。